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特稿丨名城联手名校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时间:2020-05-11来源:党政办点击:599

【编者按】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地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五一”出行返城的溧阳百姓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再次看到了一幕幕熟悉的场景,复学准备工作有条不紊,设备如期进场,二期建设项目有序开工。校地双方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两手抓,以实际行动续写着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佳话。


名城联手名校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常州溧阳市共建天目湖校区工作纪实


在长三角版图的几何中心,矗立着一座山水嘉菁、人文润丽的城市——溧阳。

一直以来,“拥有一所大学始终是溧阳人民期盼并为之奋斗的梦想”。随着新时代的钟声敲响,溧阳百年大学梦如愿照进了现实。

20175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常州溧阳市签约共建南航天目湖校区;201849日,新校区奠基;20199月,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迎来首届近2000名各地学子。20205月,二期建设项目多个单体建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有序复工复产。

三年之间,一座城、一所大学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在贯彻国家重大战略与落实“强富美高”新江苏要求的历史进程中,踏着推进“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南航“双一流”建设的新时代节拍,携手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顶天立地”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无论对于地方,还是对于高校来说,建设一个新的校区都是决策议题中的一件大事、好事,同时也是一件难事。想要把大事办实、好事办好、难事办成,需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和校地合作的交汇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双一流”战略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引领地方和高校事业不断朝着更高质量发展。特别是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并为江苏擘画了“强富美高”的宏伟蓝图,也为江苏各地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的溧阳,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落实“强富美高”新要求之间,不断谋划着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落脚点。2017年以来,溧阳把握沪苏浙皖四省(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和省委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发展带的重要机遇,确立了建设“宁杭生态经济带最美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着力打造“环境更优美、产业更美丽、生活更美好”的新溧阳。

作为“国防七子”之一的南航,也始终在思考如何“走出南航的围墙思考发展,跨出南京城谋划南航未来”。2017年,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走深度开放之路,加快汇聚发展资源”,此后2018年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南航,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特色引领内涵式发展道路,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江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进程。

知者善谋,正当其时。2016年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国民航局分别出台《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通用航空“十三五”发展规划》,将通用航空业确定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打出一记“组合拳”,也为校地合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搭建了一座“新航标”。

此前,溧阳于2015年获批建设通用航空机场可谓谋事在先,恰逢其时。常州市副市长、时任溧阳市委书记蒋锋表示,溧阳地处长三角苏南城市群之间,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建立通用航空机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航空更是南航与生俱来的特色“基因”。这些因素成为日后双方基于通航教育进而开展广泛合作的有利条件。


20175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常州溧阳市签约共建南航天目湖校区


实际上,经济发展和教育勃兴,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家门口上大学”始终是溧阳老百姓的“心心念”。为了办好这所溧阳人民“家门口”的大学,“我们将尽全力为师生员工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所有的老师都乐意来溧阳,愿意留在溧阳,让溧阳真正成为老师们永远的家。”蒋锋在签约仪式上言辞恳切。

一座城市、一所大学,正在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走向共同的交汇点。国家战略部署、省市发展定位、产业发展牵引、南航办学特色、溧阳人民期待的多重因素,共同赋予了建设南航天目湖校区天时、地利、人和的优越条件。可喜的是,溧阳人和南航人果断抓住了这个重大机遇,并共同演绎了一段令人赞叹的“溧阳效率”和“南航速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催生合作“加速度”


在溧阳人民看来,201849日既是南航天目湖校区正式奠基之时,也是拉开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序幕之日。天目湖校区成为溧阳当年名副其实的“旗舰项目”。

无独有偶,在新校区奠基仪式上,校党委书记郑永安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与溧阳合作共建天目湖校区,是南航‘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一步,是南航的‘一号工程’。”

两家表述,异曲同工,足见校地双方对于天目湖校区寄予厚望,而彼此的联合行动则是最有力的回应和佐证。


201849日,学校领导、常州和溧阳的主要领导共同为南航天目湖校区奠基培土


20161215日溧阳方面首次来访开始,到201758日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再到61日确定新校区最终选址,双方密集磋商达20余次,校地双方多次召开常委会、办公会、专题会,往来函电、考察达到每月数次甚至每天数次。”在回顾校地共建天目湖校区的决策过程时,校长聂宏再次对溧阳市委市政府的真诚和效率表示敬意。

特别是从磋商到落地的整个过程,工业和信息化部苗圩部长、陈肇雄副部长等上级领导多次听取学校党委工作汇报,溧阳市蒋锋书记、徐华勤市长经常亲临现场办公。各级领导从不同层面对校地双方合作给予了持续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郑永安说。

决策层干事创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延续至今,也深深地感染着“旗舰项目”和“一号工程”的建设者们。

作为整个建设过程的亲历者,天目湖校区管委会主任江波说:“新校区建设期间,大家真正做到了无障碍沟通。徐华勤市长和市政部门、施工单位的同事经常在工地现场就地商量解决各种施工问题,碰上下雨天就挽着裤腿察看细节,检查质量。学校和地方从合作伙伴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这种精诚合作的氛围下,从天目湖校区奠基到一期建设项目交付,在仅仅400多天的时间里,溧阳人和南航人联手“写”下了一连串令人称奇的数字:

建筑面积157344.33㎡、地下面积8404.84㎡、绿化面积约为9.5万㎡、15栋单体建筑、全国第1个基于10GPON光网络的高速泛在智慧型校园网络基础架构……

江波说:“这段日子里,大家始终绷着弦,不敢有一刻的懈怠,溧阳建设者们的确是无愧于溧阳‘建筑之乡’这块金字招牌。”

而在南航办学初期,“我们南航人也曾创造了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新中国第一所航空高校、仅用26年就建成全国重点大学的‘南航速度’,更为共和国航空事业贡献了若干个第一。”天目湖校区党工委书记张新明告诉记者。

如今,这种“不敢懈怠”不仅续写了“溧阳效率”和“南航速度”,更绘就了一幅“三十年不落后”的精品佳作,成为溧阳人民和南航师生向新中国70华诞的美好献礼。


名城哺育名校,名校滋养名城


名城哺育名校,名校滋养名城。我们将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生繁荣,把合作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聂宏在签约仪式上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目湖校区建设不仅是校地各自发展中的创新和突破,也将助力双方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再出发”。


201995日,校地领导共同按下天目湖校区启动的手印


80万溧阳人民和近2000名学子无疑是“首位”直接受益人。他们不仅拥有了一座“智慧型、生态化、书院式”的现代化大学,还共同培育着一处润物无声的思想园地,南航师生也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已经在溧阳老百姓的身边徐徐铺展开来。

新校区启用前后,实地看看工程进展情况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乐此不疲的事儿。每逢节假日休息和校园开放日的空档,大伙去天目湖景区游玩的少了,从城里城外赶到校区‘游园’的多了,去吃天目湖鱼头的少了,到南航食堂品尝师生餐的多了。”谈起自己的所见所闻,张新明颇有感触:“学校在当地招录了200多位工作人员,大家觉得南航建在家门口一件很幸福的事,在这里工作不是谋生,而是在参与建设一所自己的大学。”

现在,当地交通部门已经开通了高铁站、市中心到新校区的公交专线,架设四个以南航命名的公交站台,市内主要路口设置指示牌,高速匝道标出了前往天目湖校区的方向,也开启了校地深化成果孕育的“快车道”。



郑永安告诉记者,天目湖校区建成投入使用,为南航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理空间,为学校学科专业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新校区建设也将与“两部一省”共建南航相结合,与校地落实合作协议相结合,与南航“一校两地四区”布局相结合,实现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三个结合”在充分彰显南航办学基础和自身特色的同时,也为校地未来合作拓展着新的想象空间。

三年以来,南航特色与地方需求相得益彰,在服务溧阳通用航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持续发力。继20175月南航将荣获中国制造奖的“鸿雁”系列固定翼无人机项目落户溧阳别桥镇之后,学校在201810月与江苏东翼通用航空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联姻”,并于20197月重返别桥无人机小镇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共建南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溧阳分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20199月,南航飞行学院整体入驻天目湖校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天”之骄子如期走进新课堂。校地合作的“硬核”成果已经并将继续在溧阳这片沃土上勃勃涌现出来。



可以想见的是,通航教育和产业发展将在南航天目湖校区建设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政产学研合作的“宏大叙事”中,与其说新校区为校地发展提供了一处“空间”,不如说新校区为大学的“一流”梦想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架起了一个“支点”。新校区的未来展现在当下的蓝图里,更把握在溧阳人民和南航师生的实干中。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正如郑永安所说:“面对溧阳人民的诚挚与热忱,基于大学的使命与南航的发展目标,我们有责任与常州溧阳密切合作,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为溧阳人民和南航师生造福,为‘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常州、新溧阳发展助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