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21年全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下一阶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部署。天目湖校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主任寇晓洁作为宣传信息员代表交流了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考与体会。现将交流发言内容予以刊发,与大家分享。
2019年,在天目湖校区火热的建设浪潮感召下,我来到了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来到新环境、新岗位,面对繁重的校区建设、管理任务,我仍未舍弃心爱的宣传工作,在担任校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的同时,兼任了宣传信息员。郑永安书记多次强调,天目湖校区的规划建设是全体南航人坚持“走出南航的围墙思考发展,跳出南京城谋划南航未来”的重要体现。两年来,我的工作主战场跨出了南京城,来到了溧阳小城,但我的舞台更大了;两年来,尽管我工作的内容大大拓宽了,但宣传工作者的初心始终未变。站在新起点,努力探索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助推校区发展、服务校区治理效能提升的新路径,我始终和校区一起在成长。
一,举旗定向,讲好校区“思政”故事。
思政工作是落实上级部署的“零时差”。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金句就滚动播放在天目湖校区各电子屏上。学校刚刚召开过党史教育动员大会,总书记全国学习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也同步上了屏。紧跟中央和学校党委的部署,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学习,第一时间落实,已成为习惯。
思政工作是点滴温暖的“放大镜”。从新生写给宿管阿姨的感谢信,到失主送到保卫办的锦旗,我们读出了敬业奉献与感恩理解,以宿管阿姨和校卫队员为代表的后勤人、保卫人用行动给学生上了一堂最好的思政课。我们通过新闻宣传等方式,把点滴温暖汇聚成思政教育的厚实力量。
思政工作是选树典型的“智慧眼”。在2019南航年度人物评选、2018-2020年度党内表彰中,我们将培育挖掘的优秀校区建设者、管理者推到台前;联合溧阳主流媒体策划《我为什么选择南航天目湖校区》专题报道,专版刊发并连载校区溧阳籍员工代表事迹,让他们身为溧阳南航人而自豪。
二,凝聚人心,讲好校区“宣传”故事。
初到新校区,我边完善宣传阵地,边组建了天目湖校区新闻社,培养了一支由天目湖校区师生组成的通讯员队伍,校区党工委书记、国家级媒体记者为通讯员培训,形成了“人人都是宣传员”的新风尚。
2019年校区启用之初,针对家长的挂念,我策划了题为《今夜,天目湖畔南航学子与你共赏这轮明月》的中秋节推送,家长们看到了学校精心准备的月饼礼盒,看到了郑永安书记饱含期许的一封信,还看到了他们的孩子对着镜头说:“放心吧,我在南航挺好的!”
师生普遍关注校区二期建设,我们就在校区官网开设专栏实时更新建设进度,联合溧阳融媒体中心通过延时摄影记录二期建设影像。去年上半年疫情来袭,我们就通过微信推送展示校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举措与成果,通过评论员文章展示校区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通过摄影作品展示校区春风依旧的美好景象。
三,守正创新,讲好校区“文化”故事。
如果说“走文化引领之路,加快提增发展动力”是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思想在南航落地生根的实践路径,那么“以文化引领助推校区发展”则是南航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天目湖校区的功能延伸。
去年11月,南航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天目湖校区官微随即推出《全国文明校园|天目湖校区接续奋斗》,我撰写的《时评|让校园文明成为天目湖校区最鲜明的底色》在“南航微理论”刊发。天目湖校区以全国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高起点推进校区文明校园建设。
发挥学校的文化服务功能,以校地文化融合带动校地全方位融合。组织学生参与溧阳撤县设市30周年文艺汇演。2019年校园开放日吸引万余名溧阳市民与校区零距离接触,以此为基础申报的项目获批学校2020年度校园文化精品建设基金项目。最近正联合溧阳市委党史工委共同整理与溧阳相关的党史资料,让师生了解脚下的土地上发生的故事,献礼建党一百周年。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使命正在召唤。学校党委和广大师生对天目湖校区的期待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校区这片沃土上,我将继续做一名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不断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实绩,为南航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伟业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