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精神之钙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巧用一个字,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加深共产党员对坚定理想信念重要性的认识。
《精神之钙》也是一本书,2015年出版,由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主编,书的主要内容是追溯理想信念本源本质,分析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突出问题,探寻践行理想信念的路径方法。
二、为什么要补钙
如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补钙”是因为部分党员干部精神上“缺钙”。
一般来说,“软骨病”首先从动摇信仰开始,把理想信念庸俗化;继之,忘记大目标,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发展下去,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就会迷失方向;在金钱面前,就会挺不起胸膛;在美色面前,就会甘当“俘虏”。
我们今天的社会,多元思想交流碰撞,诱惑与挑战花样翻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不断下滑乃至崩塌。
6月28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委副主任肖培介绍,2012年12月至2021年5月,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审查调查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392人、厅局级干部2.2万人、县处级干部17余万人、乡科级干部61.6万人;查处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不力有严重四风问题的62.65万起。
这些党员干部被查处,究其根本都是因为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软骨病”导致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最后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其实想想还是很可怕的,这背后不仅是个人,也是一个家庭的破碎,更是我们社会的毒瘤。所以,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因此,我们要补好精神之钙,走好奋斗之路。
三、如何补好精神之钙,走好奋斗之路
国家开展的从八项规定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从重拳反腐到准则、条例等党内规章的颁布,到我们现在进行的党史学习教育,每一项都在为理想信念“加油”“补钙”。接下来,结合我们现实工作谈谈,个人总结了“三个不让”和“两个坚持”。
首先,要将“三不让”作好补好精神之钙,走好奋斗之路的着力点。一要做到不让各项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有的时候会有拖延症,有些懒惰,不能及时沟通、及时落实,这样就会丧失最佳时机,造成工作被动。二要做到不让不良风气在自己出现。良好的作风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外在表现,也是干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党员教师,必须做到勤勉敬业,认真工作,切不可出现铺张浪费、虚荣攀比、贪污腐败。三要做到不让队伍形象在自己这里受到影响。作为南航的一份子,对外都代表学校,所以,要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组织干部的要求:“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作为准则,一言一行都要从集体荣誉出发,自觉树立良好形象。
其次,要将“两个坚持”作为补好精神之钙,走好奋斗之路的落脚点。一是要坚持矢志不渝,在砥砺前行中坚定奋斗目标。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之台,起于垒 土”。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矢志不渝,在砥砺前行中坚定奋斗目标,在开拓进取中创造新的业绩。二是要坚持勇于担当,在谋事成事中弘扬实干精神。是否能担当、善作为,是检验理想信念的“试金石”。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里的九零后,作为党员教师,心中要有大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工作,加强整体谋划,展现青年的力量和担当。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丰碑无言,行胜于言。相信我们的党员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补好精神支钙,走好奋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