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为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厚的历史情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具有强大的思想震撼力、时代感召力和实践指引力。
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和通飞学院都及时开展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并邀请了专家作专题辅导,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讲话精神的深刻内涵。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其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思想层面的高度概括,决定了党的思想优势;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实践层面的高度概括,决定了党的政治优势;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精神层面的高度概括,决定了党的精神优势;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价值层面的高度概括,决定了党的道德优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伟大建党精神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奋斗征程的起点就形成了鲜明政治品格,拥有了强大精神力量,增加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学生工作指引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面我结合学习体会,谈一谈天目湖校区学生工作的思考:
天目湖校区自2019年9月正式启用以来,从运行初期的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再到校地联动的系统集成,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新学期天目湖校区将迎来信息类学院入驻,校区学生总人数将达到4442人,学生体量、专业数量、校区面积、活动规模等都将有极大的提升,为此校区统筹协调3.4.7.16辅导员集中办公,并争取了每个学院独立的科创空间( 887平方米)和专门的谈心谈话会议室(432平方米),整理了社团活动用房7间,共计约500平方米;教师工位100个(1005平方米),今年开放的实验室10616平方米, 69间,为学生教育培养提供了良好基础保障。做好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这是学校党委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将从伟大建党精神中吸取能量,在对标对表中寻找方向,在深刻领悟中把握方法,在攻坚克难中淬炼担当,求真务实,迎难而上破险阻、以史为鉴勇担当、坚定理想勤修炼,从思想认识、干事创业、工作落实上,扣好扣子、挑好担子、钉好钉子,开创天目湖校区学生工作新局面。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汇报:
一是迎难而上破险阻,在思想认识上“扣扣子”。作为建设中的新校区,我们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今年接近一半的新生入驻天目湖校区,信息类学院一直以来是学校优质的生源,未来必将很多成为国之栋梁和行业精英,引导他们认可校区,参与到校区建设之中,助力他们的成长发展是当务之急;天目湖校区学生工作是实行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这是顺应新学院入驻的创新举措,但如何发挥好这种体制的作用?如何协调各学院,拧成一股绳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如何创造平台满足学术科技活动供给与学生创新需求之间矛盾?如何将南航文化的认同和南航精神的宣贯入脑入心成为行动自觉?这些既是创新也是难点,需要我们边干边摸索,探索出一条符合校区实际情况的新路子。
我们必须贯彻学校新发展理念,探索构建校区学生工作的新发展格局。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一方面是学生处和团委职能在校区的延伸,做好督促监管;同时作为校区党工委要做好资源的保障和协调,新的学院入驻,辅导员集中式办公,就是为了充分整合资源,围绕育人目标发挥育人合力,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
二是以史为鉴勇担当,在干事创业上“担担子”。回首过往,南航自建校以来,走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的一个又一个突破,一直以“永远在路上”的奋斗姿态,一步步开启新局面、踏上新征程、开辟新空间。在建党百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三校区学生布局也做了重大调整,天目湖校区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给大家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天目湖校区发展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没有先例可循,但是有学校领导的关心、职能部处关注、地方的支持,我们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坚持用真理信念厚植教育底气,用初心使命引领管理实践,自觉增强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主动谋划、积极作为,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冲得上、顶得住;让学校放心、家长安心,让学生在校区稳得住、学得好、有发展。天目湖校区的学生工作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在为校区未来更多学院和学生入驻打牢基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
三是坚定理想勤修炼,在工作落实上“钉钉子”。凝聚驻区单位和学院的育人合力,本学期主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明确主责主业,强化思政教育。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思政教育,整合各学院资源,邀请名家大师开展系列讲座,打造天目讲堂等思政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植入南航精神,铸就蓝色梦想。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工作流程。制定辅导员工作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工作例会制度和校区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系列学生管理制度,做到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筑牢安全底线,强化学风建设。协调地方资源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打造“习惯养成、学支帮扶、榜样引领”立体学风建设体系。
搭建科创平台,强化学术供给。与学校多部门联合举办校区首届科技节,举办高端学术报告、论坛等,协调科创空间、公共实验室作为学生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协调各学院组织学术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定期校区开展交流。
丰富课外活动,繁荣校园文化。提升湖畔嘉年华系列文体品牌影响力,组建和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繁荣天目湖校区校园文化。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实效。探索校区辅导员专业化分工合作,开展经常性业务培训,提升学工人员自身素质。
最后,作为校区党工委既要为各学院开展院本化人才培养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统筹整合好各学院的特长和优势,做出特色、打造品牌、营造朝气蓬勃、创新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塑造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奋斗新征程,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请党委放心,我们校区学工人员将始终牢记立德树人初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将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做好当前的天目湖校区学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为学校的高质量办学和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学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