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目湖校区党工委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重要论述以及致南航重要勉励精神为办学治校根本遵循,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力落实学校第十七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党建领航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加快天目湖校区高质量发展、推动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更为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1.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及时全面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及关于新型工业化等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开展对党忠诚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保证政治方向不偏,做矢志践行“两个维护”的明白人。
2.推动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聚焦立德树人及服务新型工业化,一以贯之推进校第十七次党代会精神落实落细,在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过程中展现新校区的“新担当”,跑出南航速度的“加速度”。
3.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调查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对标对表世界一流高校,对外破解校区建设发展难题,加快推进南区建设;对内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完善校区治理体系,提高校区治理效能。
二、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
4.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理论,巩固和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完善创新全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理论学习机制,提高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湖畔研习社、师生理论宣讲体系等平台载体学习质量,用好学习资料,坚持学原文、读原著,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以及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方位推动校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
5.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做强做亮正面宣传。增强主流舆论引导能力,统筹管理校区新媒体平台,强化新闻社及校区师生通讯员队伍建设。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测和分析研判。
6.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管理,抓好队伍建设,畅通沟通渠道,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引导和处置能力。
三、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7.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督查指导,建立支部书记例会机制,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提高“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质量,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8.开展基层党建争先创优。指导鼓励基层党组织参与党建课题、党内荣誉申报,宣传推广典型做法,打造校区党建品牌。紧盯考核及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基层党建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分类指导、精准指导,巩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
四、以“清廉南航”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
9.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自主学习、集中研讨、举办读书班和讲授专题党课等形式原原本本学,推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入脑入心;用好多方警示资源,通过召开警示大会等方式加强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加强解读和培训,深化《条例》理解运用。强化日常教育培训和日常纪律教育,提升经常性纪律教育针对性、时效性;深入查摆,高质量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10. 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以“清廉南航”建设为重要抓手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纪律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开展好天目湖校区第五届“清廉南航”宣传教育周活动,发挥好校区清廉文化广场作用,切实把纪律教育和廉洁要求贯穿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全过程。
五、落实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任务要求
11.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统筹协调校区各领域资源,注重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全面推进党建“第一责任”和发展“第一要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校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校区各领域以制促治的能力和水平。
12.搭建多元治理载体平台。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组织的凝心聚力作用,做好校区统战工作。大力推进校园治理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校区治理。切实树牢安全发展意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六、持续落实推进校区高质量发展意见
13.优化校区运行机制。发挥多元主体作用提升校区治理能力。强化校区管理运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校区建设发展中的统筹决策作用,发挥校区党工委的引领作用和校区管委会成员单位的协调推进作用。
14.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现有空间资源,协同校内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加快推动创新平台建设,为深入推进校区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服务新型工业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5.助力校地融合发展。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技成果转化、学历教育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等方面发挥校区作用。校区与地方各级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党建联学、业务联动活动,实现党建融合,助力校地融合发展。
七、持续深化学生思政工作内涵式建设
16.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立足校区实际,坚持三全融合、四方联动、五维一体的“三四五”建设思路,持续推动多元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一站式” 学生社区内涵建设。发挥好“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教育服务功能,探索形成一站式集成、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综合管理模式,重点突出“党建引领”“师生从游”“五育并举”“学生自治”“平安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学生思政工作。
17.持续打造“青”字系列思政工作品牌。依托校区现有资源,深化校地合作,持续打造“青思享”“青悦读”“青活力”“青科创”“青益行”等系列思政工作品牌,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到课外实践活动中,推动校区学生思政工作内涵式建设、高质量发展。
18.持续推进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打造“濑水之声”文化讲坛,进一步提高南航青年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发展新时代南航精神内涵,传承创新南航文化,持续推动南航精神与国防特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校园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校区文化宣传阵地管理,强化文化引领赋能作用。